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治 > 哲学理论

乐黛云:采撷东西 和而不同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6-6-24 13:10:16 人气: 标签:和而不同的哲学原理
导读:央广网6月14日消息(记者王英)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

  央广网6月14日消息(记者王英)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的一盏灯。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行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乐黛云,苗族,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拓荒者。1987年,出版《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基础,1988年出版的《比较文学原理》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经典教科书。她还率先在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已经85岁的乐黛云接受中国之声专访 记者王英摄

  “我早就退休了。从北大退休以后就在北外,他们聘请我做兼职教师。他们一共招了8个博士生。”乐黛云笑意盈盈地靠坐在椅子上,虽然已是85岁高龄,却依然满头黑发,思敏捷,语言轻快。眉宇间当年意气风发的影子仍依稀可见。

  乐黛云回忆说:“那时候我考取了5个大学,有大学、中央大学、中央大学……我就一心一意要上北大。可是那时候正好是围城的时候,1948年,我们家里都不赞成我来,一个18岁的小姑娘到了以后举目无亲。可我就是一心要,可是自己并不知道是什么,就到来了。”

  在北大读三年级时的乐黛云

  从不左顾右盼,也不犹豫彷徨,乐黛云的性格中有一种天生的与,积极向前是她人生的底色。她是北大的积极参与者;曾作为唯一代表到捷克斯洛伐克参加世界学生大会;曾经和同学一起秘密出版;即便办一本,也要起个《当代英雄》这样扎眼的名字。

  乐黛云说:“那时候我在中文系当教师支部,我就觉得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年轻人的,应该有些新的东西,所以叫做《当代英雄》。我们这个太狂妄了,当代英雄是,你们这叫什么英雄,后来因为这个变成了。我们一共有8个人,都是中文系的年轻教师。”

  1950年,乐黛云(中)在布拉格世界学生代表大会上 图片来自乐黛云散文集《四院 沙滩 未名湖》

  被打成下放到远郊劳动,中又到江西办草棚大学,20年的时光打磨,乐黛云并没有因为命运的困厄此而变得谨小慎微。刚一结束,国内有了来自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别人唯恐避之不急,她却并不在意。

  “78年,跟外国人接触很害怕的,觉得是很麻烦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什么问题,他们的事情也很复杂的,没有人愿意去。”乐黛云被安排成为留学生的老师。谁知这一安排,竟改变了她的后半生。“在我准备课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离开了文学是不可能讲的。因为都是在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所以我觉得要做现代文学,必须要有一个外国文学的参照。”

  1985年,乐黛云与季羡林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上 图片来自乐黛云散文集《四院 沙滩 未名湖》

  年过半百的乐黛云一如年轻时那般充满,她在大学不断开设新课,从“比较文学原理”到“二十世纪文艺与中国小说分析”,从“马克思主义文论:东方与”到“比较诗学”……选课的学生遍及中文、英语、西语各系,教室总因太小而一换再换。

  乐黛云认为,文学总有一些相通的地方,这是无可置疑的。可是我们在做文学的时候,必须要看到它的不同。如果不了解差别,完全变成一样的,不会再有很多的不同颜色的东西,文化就很难再发展,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讲的“和而不同。”

  1991年,乐黛云在东京出席第13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 图片来自乐黛云散文集《四院 沙滩 未名湖》

  在她的学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看来,乐先生的课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因为比较文学独特的视角,更因为她一直保持的先锋姿态。“可能这个学科在很多人那里就是占山为王,这个学科又被固定下来了。但乐老师后来又把熵的物理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结合起来。在我做博士论文时,我用到福柯的一个概念叫异托邦,乐老师希望把这个新思考和比较文系起来。”

  乐黛云夫妇与学生在一起

  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学科建制的第一人、博导、教授,这样的成就在外人看来高山仰止,然而乐黛云最热衷的却是鼓励后学。

  说:“即使你跟她的学术观点有很大冲突,她依然非常鼓励,以之为欣喜,而不像有些学科的长老,他就成为这个学科的障碍,好像要从他那获得地位。可是乐老师不是,她希望扶你一程,把你送上去,让你走得更好。”

  2009年,乐黛云出席跨文化论坛

  如今已经是85岁的乐黛云先生,仍然保持着先锋的姿态,她的下一本著作《跨文化对话方探索》已经启动。乐黛云说,这个没有人做过,还是一个新想法,一个新探索。如果还能活10年,就把它写出来。“有理想的话就不能随便放弃,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关系,应该做一点事情,为国家有担当。”

  乐黛云与记者王英

  记者手记:

  不少学术圈外的人听说乐黛云,是因为她的先生——哲学家汤一介。两人在未名湖畔携手漫步,一圈又一圈,从中年到老年,曾是燕园一景。几年前,夫妻俩曾出版过一本随笔集,书名叫《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

  青年时期的乐黛云与汤一介 图片来自凤凰网

  两年前,汤一介先生走生最后一程,上千名社会人士前往送别。乐先生以“你的小黛”向相伴60年的丈夫做最后的书面告别。她写道:“未名湖畔,鸟飞何疾,我虽迟慢,誓将永随”。然而,据说葬礼当天,乐先生始终以微笑示人,眼见有人湿了眼眶,她反倒安慰起送别者,希望他们能坚强面对,还有别的大事要做。

  李道增,1930年出生于上海,清末重臣李鸿章。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52年毕业于大学建筑系,之后留校任教,曾任建筑学院第一任院长,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剧院设计和研究领域,他堪称开山第一人,天桥剧场、中国儿童剧场等均为其代表作;长达150万字的巨著《戏剧剧场史》,成为国内首部跨戏剧与建筑两个学科的学术专著。

  方汉奇,新闻史学家。1926年生于。1951年起先后在大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从事新闻史教学研究超过60年。所著《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国新闻史》等成为国内新闻学院最权威的新闻史学教科书。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